“很多时候,观察和按快门并不会同时发生,你可以不拍,但是不应该看不到。”
玛格南图片社(Magnum Photos)成立于1974年,但其创办者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等人的创作生涯此前已经开始,所以以下图片的时间上限始于二战期间——据说“玛格南”是一种大桶香槟酒的名字,战地记者在战火中生还,便喝这种酒庆祝。
出版团队读库选取玛格南图片社以阅读为画面主题的历史图片百余幅,取得授权、编辑设计、辑录成册,作为读库十周年的特别纪念,旨在分享读书之美。
《读》的出版人张立宪,在北京798艺术区的映画廊,讲述这一百多幅玛格南历史图片背后的故事。以下两个视频,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读库 | 微视频 《他们在读书》
读库 | 微视频 《二十五岁已死,七十五岁才埋》
这本书蓄谋已久。欠缺的只是出版它的理由,一直要等到今年。
渊源来自这几张图片。书,是这其中共同的主角,照片也焕发出一种神性。
© Martine Franck
© Robert Capa
© Carl De Keyzer
© Carl De Keyzer
图片来自玛格南图片社。“纪实”是它的本质。正基于此,这些图片具备了自然、生动的气韵,非传统摄影极具仪式感的摆拍可比拟。
© Wayne Miller
© Dennis Stock
© Gueorgui Pinkhassov
© Rene Burri
看到这些图片,读库团队萌生出来的第一冲动,就是要编印出版之。由头马上想好:等到读库十周年的时候,出版一本以阅读为主题的图册。
终于等到了今年,我们从玛格南图片社的几十万幅历史照片中,选择了一百余幅阅读主题的黑白图片,辑录成册,作为读库十周年的特别纪念,也希望能够成为天下读书人的心头好。
这些照片开始于战火,伦敦大轰炸期间。玛格南图片社尽管成立于1947年,但卡帕等几个创始人的创作高峰却是在二战期间。
意大利一处修道院毁于战火,神甫手捧留下的最后一部书。
© Werner Bischof
这本书结束于上世纪末的1997年,意大利罗马的一家咖啡馆。
© Ferdinando Scianna
以及比利时根特大学图书馆(遗憾的是手机屏幕太小)。
© Carl De Keyzer
阅读尽管是一件很个人化、很孤独的事情,但爱书人,读书人,总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自己的同类、同伙,乃至同行、同龄人,以及与自己相同的阅读姿势和偏好。
© John Vink
© Marilyn Silverstone
© Steve McCurry
© Erich Lessing
© John Vink
© Henri Cartier-Bresson
© Stuart Franklin
好吧,再来一张,有他的同类么?
© Henri Cartier-Bresson
点开今天的阅读原文,拥有这样一本书(牛津纸硬壳,圆脊精装,加了外封的封面效果):
我们在微博和微信送出的每一份小礼物,都会有一封亲笔感谢信,都是午休时间三人埋头苦干刷刷刷写的。我们决定在微信玩一个好玩的,如果你身边的朋友因为你而关注了我们的微信,把他们的id告诉我,小编核实无误的话将会送出我们的好书一本,10个id一本书,20个id两本,以此类推
或是邮件反馈可也:
askdama[AT]googlegroups.com
订阅 substack 体验古早写作:
关注公众号, 持续获得相关各种嗯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