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怼圈号召2017年终总结,见3m[TASK]回顾17年自怼进步。楼主不太明白年终总结该从哪个角度开展,于是先参考怼友总结。发现观察大部分怼友分享的大多为,工具习惯的进步。问题是,进步可见而过程难寻。这是自己之前不曾意识到的。楼主期待总结不仅只有结论和感受,还应包含一条条完整的证据链条。
习惯的优先级
确定事件的优先级别,是流行于世间的一种普遍现象。而,优先的优先谓何物,却罕见讨论。概因决定优先的标准繁多,难以比较。
观察高人严师,譬如阳老、吉仁泽,倡导有限理性,重视习惯多于目标。目标来自主管内心,并不稳定。习惯依托环境外在,较为持久。那么决定事件的优先级便可简化为,决定习惯的优先级。哪些习惯是人地合宜的?哪些习惯是优先前置的?
怼圈见闻
在3m[TASK]回顾17年自怼进步中,楼主观察到怼友们报告了如下习惯
- 时间记录
- 日总结
- 使用Leo
- 使用Git
- 构建Blog和wiki
- 查看怼圈邮件通知
- …
习惯的真实性
这些习惯大都源自zoomquiet的倡议,以及怼圈私有仓库的组织形式。然而问题是,根据怼友提供的资料,楼主难以判定这些习惯是好是坏。习惯必定不是猛然乍现。即使土中种子,也需要生根发芽,纳水蒙阳,方才开花结果。只呈现果实,不展示土中生发过程,总令楼主对其真实性抱有怀疑。
于是,2017年终总结,楼主给自己定的主题为:习惯的真实性。达到怎样的标准,才算作真正形成了习惯呢?
changelog
18.02.11 50ms成文
18.02.11 15ms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