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怼圈号召2017年终总结,见3m[TASK]回顾17年自怼进步。梳理2017楼主自怼进步证据后,发现发布issue91个,转化为怼周刊成稿17篇,常用wiki1篇。结论:发布issue数量不应该作为衡量自怼进步的指标,而发布duw数量可以作为指标。此外,楼主警惕到一个问题,楼主对拥有长期价值的团体项目的贡献陷入停滞。
- 从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楼主统计自己自怼情况,并评价如下。
证据
- 发布issue 91个
- 发表怼周刊 17篇 wiki1篇
- wiki 1篇
- duw 2篇
- hexo博客配置 2篇
- Git 2篇
- atl4dama 11篇
- DU13w故事:熊本🐻->atl4dama见闻录1:从零开始才放心
- DU14w故事:熊本🐻->atl4dama见闻录2: good csv可能长啥样(上)?
- DU14w故事:熊本🐻->atl4dama见闻录2: good csv可能长啥样(下)?
- DU15w故事:熊本🐻->atl4dama见闻录4:自学, 病在哪里?
- DU16w故事:熊本🐻->怼圈放弃录1:5个42分钟
- DU17w故事:熊本🐻->atl4dama见闻录5:以功能/管道为线索拆解代码
- DU17w故事:熊本🐻->小熊42分钟开发手册之狗六的魔像
- DU20w故事:熊🐻本来稿->时间账单效能小队duwk20进展
- DU28w故事:熊本🐻->atl4dama使用手册1:微小的不幸
- DU28w成果:atl4dama4UserManual
- DU30w成果:alt4dama2MakeSET4
意义
- issue定量失灵
- 91个issue最终孵化为以怼周刊和wiki为代表的成果18篇,孵化率连1/4也不到。这说明issue发布数量并不能反映自怼的练习程度。
- duw定量有效
- 17篇duw怼周刊文稿里,atl4dama有11篇,而atl4dama项目的确也耗费了楼主最多心血。用duw的数量衡量自怼练习程度是有效的。
- 什么阻止了团队项目的生长?
- 从duw发布文章主题为4类:atl4dama/duw/git/hexo,只有atl4dama是团队项目,而其他三类都是个人项目。团队项目明显比个人项目更容易催发自怼作品。
- 而楼主对atl4dama的投入却逐渐停滞。能够带来长期价值的事件被阻止了,这是为何?
- 第一,可能与楼主后期时间精力转移到个人事务有关;
- 第二,可能与楼主放弃追随项目领袖有关。
- issue定量失灵
changelog
18.02.22 1.5hr